• 方案背景
  • 业务挑战
  • 解决之道
  • 整体规划
  • 应用场景
  • 客户收益

方案背景

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《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》中指出:“到2025年,各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形成‘源头减排、管网排放、蓄排并举、超标应急’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,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,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,积极推进管网建设、巡查维护、设备监测、排水智能化等工作的信息化建设,通过网络技术、数字存贮、系统管理等信息化手段,实现排水要素全流程一体化管理、验收工作能力和水平。

业务挑战

亟需加强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的管理,保障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,防治城镇水污染和内涝灾害,保障公民生命、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,保护环境。

排水管网“家底”不清楚 防水排涝安全风险监测相关数据不完全,过于分散,数据融合不足,风险监测数据难以全量汇聚。资产不明,资料利用和养护效率低。
排水设施实时状态无法感知 部分区域物联感知设备覆盖不全、部署不足,感知力量薄弱,不能全面监测重点、风险点位运行数据,无法实现风险及时预测预警,只能被动处置。
城市内涝事件预警不及时 对各类内涝风险点的预警多依靠人力,缺乏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支撑的主动发现手段,排查效率低,风险发现和事件预警被动。
城市内涝事件处置效率低 对内涝事件的应急处置不到位,智能化运行程度不高、缺少联调联动、决策基于主观,针对事件处理效果难以有效评判。

解决之道

软硬结合,平台支撑 ● 提供可靠的、适宜的、必要的硬件支撑体系。 ● 构造视频平台、GIS平台、物联网平台、大模型数据分析平台等软件支撑体系。
一网一图,全面监测 ● 构建区域性城市排水管网风险感知网+排水防涝综合监测一张图。 ● 接入物联网数据、降雨数据、下垫面数据、管网数据,全面感知城市内涝风险态势。
智能预警,联动处置 ● 基于暴雨内涝模拟模型、管网水力学模型、视频AI分析模型建立智能、精准的预警体系。 ● 结合应急预案、应急力量台账建立流程化、制度化的应急处置体系,并实时推送点位、风险级别、发展趋势的综合预警给相关主责单位,保证应急处置的高效联动。

整体规划

查看原图

应用场景

  • 内涝监测与调度

  • 城市内涝预警

  • 城市内涝风险研判

  • 排水运行诊断

  • 厂-站-网联合调度

  • 移动应用

客户收益

  • 预警更提前

    基于各类预警模型和全面的监测数据实现的自动预警,相比于人工巡检和蹲守,能提前不少于24小时预测城市内涝点位置和内涝级别。
  • 处置更及时

    更迅速精确的提供处置力量和资源的信息,各应急响应单位第一时间能拉齐应急处置策略,实现厂(污水处理厂)、网(排水管网)、点(内涝点)联动。
  • 风险更可控

    借助智能化、平台化的软硬件体系,深度感知城市排水体系中人因和物因危险源,保证危险源不遗漏、不失控,使城市内涝风险得到全方位管控。
  • 态势更清晰

    通过可视化的全域实时的排水管网运行态势,实现对全区域排水基础设施、应急力量、应急资源的精准管理,使“家底”可视、可管、可用。

联系我们,立即获取产品免费演示及讲解